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Connor 火必下载 2025-10-15 5 0

美国财政部2025年4月发布的《数字货币》报告,聚焦稳定币市场动态、监管框架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,核心内容如下:

报告显示,稳定币当前市值约2340亿美元,被广泛用作“链上现金”,美元挂钩稳定币占比超99%,主导市场。近年代币化货币基金(MMFs)兴起,如贝莱德BUIDL、富兰克林邓普顿BENJI等,为稳定币提供替代选择,因其具备收益功能。两者差异显著:代币化MMF面向场内投资者,以短期国债等为标的资产,属收益性工具;稳定币面向链上投资者,主要作链上现金,拟议的《GENIUS法案》规定其不可生息。

监管方面,美国《GENIUS法案》(2025年3月参议院银行委员会通过)为稳定币设监管框架,定义“支付稳定币”为支付手段类数字资产,不可生息,发行方需获联邦或州授权,储备资产限于93天内短期国债等,且仅限公共区块链发行,还需遵守月度披露、反洗钱等要求。对比欧盟MiCA、新加坡SCS框架、香港稳定币法案,四地均要求稳定币无息,储备资产以低风险资产为主,但在发行人资质、区块链类型限制上存在差异。

稳定币对金融体系影响多维度。对银行存款,无息稳定币或推动资金转向代币化MMF,生息稳定币可能引发存款流失,银行需提高利率或扩大批发融资应对。对国债市场,法案要求稳定币储备持短期国债,预计2028年稳定币市值达2万亿美元时,将新增约9000亿美元短期国债需求,且需求向收益率曲线极短端集中。对货币供应,稳定币或促使资金在M1/M2间转移,其美元吸引力可能将非美元流动性纳入美元体系,对美国货币供应呈净中性影响。对市场结构,历史脱钩事件(如2023年USDC)凸显风险,法案储备要求借鉴货币市场基金2010年改革经验,可减轻脱钩风险,但稳定币发行方无法接入美联储主账户,或加剧压力时期波动。

未来,随着金融机构参与、监管明确及链上应用拓展,稳定币或迎指数级增长,2028年市值或达2万亿美元。其发展既可能冲击传统银行体系,也为金融机构创新提供机遇,最终影响取决于设计方案与监管落地情况。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展开全文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美国财政部-数字货币(中文版)
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
评论